查看原文
其他

洞见ART丨李帆:不会画画,不能做艺术吗?

CAFA ART INFO 中央美院艺讯网 2020-08-31
来自专辑
洞见ART

《洞见ART》

第一季第8集 


讲演者:李帆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


时长:35' 36''

(视频较长建议转发收藏,wifi环境下观看)


 李帆:“我为什么关心美术教育”  


 我不看好中国的艺术教育,

 因为这里面我看不到人的存在,

 我看到的全都是机器复制出来 

 一波一波的产品。


李帆:大家好!我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李帆,终身副教授,双鱼座,属马,B型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什么关心美术教育”,因为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多年了,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可能一直在做一些关于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所以要关心美术教育原因很简单,因为自从我们开始有了中央美院那一天到现在,前辈们给我们建立了很好的一个基础,也建构了很好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着整个艺术现象的多元和膨胀,你会感觉到中央美术学院或者是中国八大艺术院校当中的一些问题,包括一些基础教学问题,然后怎么和今天这种社会和今天的艺术现象发生关系,所以我今天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


基础教学模式


这三张图实际上可以看到,我们是从徐悲鸿先生真正建构了学院的艺术教育开始,然后到今天,我们无论是从高考还是从我们的基础教学无非离不开几个模式,就是素描、色彩、创作还有速写。那么我们受的这些教育,基本上在现代主义之前,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整个这么一个发展轨迹和过程,徐悲鸿先生他利用了终生的时间构建了中国艺术教育模式和艺术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无论中间是受法国的影响还是受前苏联的影响,但是在中国已经是根深蒂固。



基础教育对素描的解释


我只是拿素描来说一句话,因为素描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非常基础的事情。我们的前辈就会说,素描是解决水平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坚持严谨的素描训练这对于艺术教育带有根本性的决断。最有意思的是2010年1月《新周刊》第315期出现一个标题叫“画不好素描做不好艺术”,当我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会反思一个事情,摩西奶奶是怎么出现的?然后今天的当代艺术是怎么出现的?很多的当代这些具有影响世界艺术现象的一些大师是怎么出现的?他们是依然在坚守着所谓我们的素描、色彩、速写这样的基本功训练吗,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们的基础基本上停留在手头,全国八大院校从过去到现在没有离开过这个现象,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基础。因为出国的机会多了,可能看到的艺术现象越来越多了,那么这个时候会发现为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会画素描,根本不会画色彩,那么他们为什么依然去做很棒的艺术,而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确实对这个世界的文化、对世界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各种形式的当代艺术作品


我们曾经这边有这样的声音,就觉得他们是垃圾,是没有经过验证的。我觉得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可能是代表着某一个时期,代表着某一个阶段吧,也许今天可能没有人这么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对于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来说,对于一个热爱画画的人来说,素描是不是我们一个必经的门槛?我们所谓今天的基础是不是我们通往艺术殿堂的一个门槛呢?


所以我觉得《新周刊》这个题目挺有意思,“画不好素描做不好艺术”让我觉得更加想探究还有没有不是素描也能做艺术这么一个基础呢?那么可以看现在的艺术已经变成非常多元,当我们面对这样现象的时候,我们当看到这样作品的时候,当我们去想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自己问过自己,院校里作为基础教育,作为院校今天的基础如何回答这样的现象呢?所以我有时候自己感觉到很痛苦,为什么我们觉得别人是垃圾,但是我们又觉得社会上所有的结果都要奔着他们的方向去,然后我们再反过来讨论什么是中国的、什么是世界的,我觉得这就变成一个伪命题。如果我们的基础就如同我们很多前辈说的,真的是那么好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看到这种东西的时候,那我们去怎么解答呢?


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展览和讲座招贴


所以带着这个思考我也在想一个问题,也就是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基础,这是我最近收集的近一两年来学校里做的展览的一些招贴和讲座的招贴。这里面已经看到了如果在我们前辈那一代还讨论科技与艺术是什么的时候,今天完全是在应用科技和艺术的关系。所以艺术的现象不是简单地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是跟你生活密不可分,甚至跟当代的科技和未来的意识形态都发生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有了这样的现象,有了这样的意识形态,我又在问一个问题:我们的基础在哪里?


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国际校长论坛


这是昨天在楼上拍这样一个汇报,然后上面有关于高精尖创新中心,包括我们的改革成效,包括聘请来的国际大腕,包括我们的世界校长论坛大会,我还听了两场。但是我突然反思,我觉得他们讲的东西、有的内容甚至可以在网上DONWLOAD下来的一种宣传册,那么我就在反思一个问题,我们做好什么储备了吗?我们请来一个校长,我们请来一个人,他们给我们在讲东西的时候,我们自己做好储备没有。我们缺什么吗?我们的学科缺什么,我们的学校发展方向缺什么,是哪一个学校的东西对我们未来发展有帮助,哪一个学科对我们未来有帮助?我想我们可能没有做好这种储备。


想一想我们的基础在哪儿呢,这可能是我们现在高考的基础吧。



当我们的高考生源已经变成是这样,像机器一样在重复、在复制,然后像机器一样在考试,我们的老师也像机器一样遴选,仿佛是在一个分拨中心、物流中心在分拣产品或货品一样。当我们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认为它是我们进入通往艺术院校一个门槛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拔凉拔凉的。我就觉得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高考复习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的判卷是这样的,我想这是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而且是在世界上都是很奇葩的。


那么我们反思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点不责怪雨后春笋般的考前班,因为是我们八大院校,整个中国艺术教育对基础的这种变革几乎没有,所以就会导致快速生成特别多的考前班和特别多画材商店,已经变成套系,根本不用调颜色,根本不用你去怎么样,然后直接往上抹、直接往上背、直接往上做就好了。那么我们的生源如果是这么进来的话,大家想一想,想学美术、想学艺术的人大概有多少发自内心是喜欢的呢,那么算一个比例,这个是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应对雨后春笋般考前班的学生这种套路呢?于是乎我们发明了所谓改变创作考题的这么一种模式。


2016年各大美院考题

《看看高考生怎样搭建自己的“幸福模式”:2018年中央美院招考阅卷现场专访》


我专门选取了2016年八大院校的考题,其中有一个就是转基因,我还曾经问过出考题的人,转基因你是拿什么标准来选择这个学生上还是不上呢?那么是不是改变一个题目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思维系统呢?能改变他对以前的一种思考方式呢?我们这种改变是不是真的属于缺什么补什么吗?这也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是我摘自咱们学校官网的美术快讯,题目叫《看看高考生怎样搭建自己的“幸福模式”:2018年中央美院招考阅卷现场专访》,其中有一句话就是我们前两年的题目改革,所以明显增大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察,我们看看这些学生从哪儿来的,我们看看怎么来应对刚才说的这句话的。



那么这个是衡水一中,他们曾经每次考试之前,像打仗一样要宣誓,然后要激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要开始发展。那么对于我来说,我对衡水一中的了解是这样,他们据说是可以有一大半上清华,一大半上北大。对我来说,如果这些储备人才上了这样的学校,我不看好中国的艺术教育,因为这里面我看不到人的存在,我看的全都是机器复制出来一波一波的产品。那么在这种身心疲惫的情况下,突然冒出来那样的一个考题,然后让他们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关注未来的发展,从哪谈起?这一个考题如何把在这种背景下出来的学生,然后让他们去思辨所谓我们主观认为应该跟生活、跟科技,你们应该更加去关注生活联系在一起呢?我又在问一个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洞窟壁画

16世纪形成了学院概念


那么放这张图的目的呢,让我还原到一个最原始最原始的概念,那就是图式最早是干什么的?有人说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其实从最早母体开始的,那是充满着爱然后才产生这种所谓逐步形成的教育,那么图式也一样,它最早可能是充满着愉悦、充满着记录、充满着记事,充满着一种狩猎吃饱以后的一种快乐,可是为什么到后来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我们看这张图,如果说在十六世纪形成了所谓跟今天发生关系的学院概念那一天开始,西方整个艺术教育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它不断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基础上循环往复发展,一方面是根据社会的变迁,然后来反思教育;另一方面,培养什么样的人进入社会,让社会再往前发展,教育如何再往前发展的循环轨迹。


在整个这个过程中,当我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那时候我感觉到我们这边好像里面出了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用单一的一种模式一直能扛到今天。我先补充一下,我对过去单一的这种基础训练丝毫没有反对,甚至在那个时候确实培养出特别多的艺术家和优秀的人才,甚至到今天和未来如果说某些人说中国要取消现代的基础课,我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为什么?因为在我们没有原作的基础上,在我们看不到原作的基础上,我们前辈们构建出一种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很好的、系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个教学模式一定不是中国艺术院校唯一的模式,取缔肯定是不对的,但它是唯一也是不对的。那么唯二是什么,唯三是什么?那么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通过教学不断实践的原因。


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


在西方,整个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它有一套很重要的系统就是科学。当科学这个东西出现以后,他们判断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物的时候就不是简单地一拍脑袋定一个政策,随便通过艺术现象发明一个什么专业。发明一个学科,而是通过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性的告诉研究者,然后说什么东西是可以放下、什么东西可以前行、什么东西是跟社会发生关系、什么是跟体制发生关系,于是乎拿什么样的理论系统来支持我这套观点。所以在另一个基础上是什么,后来通过研读西方艺术教育史和心理学等等这方面的东西,最后感觉到其实他们对思维系统的训练是非常有方法的。


我们经常在社会上有人说,包括在文章里也经常能看到什么艺术不可教、创作不可教,艺术家不是学院培养的,这些都是感觉说为什么我觉得存在教育的可能不是谁轻易发明的,而且从有学院那天开始到现在已经几百年的历史了,不会轻易否定,就包括未来说所谓大学可能不存在了,从没有围墙的大学到大学不存在等等这些概念。然后关注现实问题才会知道,中国在今天目前的状态下应该如何来修正和微调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观念呢?西方人把我们的思维系统分成了无数种,大家可以看这个表格,这么多的思维系统当中,我们自己想一想,在我们的实践当中,在我们所谓专业系统当中,我们能发挥几种呢?


思维过程导图


当我们把教学谈到了教的时候,对不起那是技术,那是你的经验。但是如果真的要想尊重一个个体去明白一个个体的时候,如何把思维引导出来,“引导”二字就变得很重要,所以不是创作不可教,不是所谓艺术不可教不是这个话题,而是专业艺术类院校如何把学生的思维系统打开,这个思维系统不是简单的创意,也不是简单的发明,它是什么呢?它是通过这么一种系统模式、方法,如何把自己放进去,如何了解自己开始,如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后明白自己性格的形成,知道自己真地爱什么不爱什么。在整个思维训练系统当中,如何从一个散发式思维也叫爆炸式思维,我不管它叫什么,当一个非常分散的一种思维、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如何变成对某一个专业、对某一个学科可以放水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阶段。


那么这个阶段比如说,我们从上面那个大圈开始,当我们去发散的时候,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有特别多的想法、有特别多的经验。你的童年、家庭、习惯,包括你的素养、你经历的世界所有都在发散的过程当中,但是我们经常会在这个时期把它置换成作品,置换成结果,也就是这个时期家长开始干预,老师开始干预。所以我画这张图想说,发散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闭嘴,让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生命个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他们个体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曾经的悲与喜,和快与乐。这样他会把他以往的经验全部放在第一大盘里头,这个时候再往下引导,哪些跟你有关系,哪些跟专业有关系,哪些可以操作,哪些可以实施,然后就进入了第二个层面。在这种自我选择当中教师和家长都要闭嘴,不要出现,让我们的学生有主动性、有判断性。


这个时候还依然会拉着老师的手、拉着妈妈的手,说你告诉我应该怎么想,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在这个时期也会出现,当我们再往下进行的时候才发现跟我发生关系、跟我的专业发生关系、跟我的想法发生关系的时候,我往下该怎么办?我没有经验,我没有太多的经验,我没有太多的专业经验。这个时候家长出现、老师出现给予的是建议而不是指导。而这个建议是什么呢?一定要尊重对方,还是一个生命个体,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想、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么这个时候生活经验和专业经验在这里面会对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会有帮助的,然后让他再接着往下想,才会形成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所以我刚才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发明和创造,它是在引导中间伴随着怎么教、怎么引导,中间伴随着我们的个体怎么来诱导自己的可能性出来,诱导自己的身体太多的可能性,不知道的部分出现,就像刚才的思维系统一样,我们只用了一点一点,所以我们经常谈到的是发散式、逆向式、批判式,完了,再也没有了。什么叫典范式思维。什么是数据化思维,没有人去讨论这个话题。


为什么在国外有一本书叫《应用想象力》,当我开始刚刚去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说李帆你这个教学是设计类教学,就是认为好像带有这种创意,这是设计类教学。什么叫应用想象力?它涉及到所有学科。所以我们会不惊讶,麻省、哈佛、牛津他们的校园氛围和学生健康的一种氛围,为什么?因为这套系统不是从大学开始的,对不起从幼儿就开始,所以最早的教育来自于胎教。昨天还看了一个笑话说,你是什么学历,本科、研究生,然后有人站那儿说,我的学历是胎教。所以胎教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如何把一个生命个体当成个体生命来看待,然后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不断地让它引导发现,不断把自己的那种真正个性释放出来,这种个性的释放不是野蛮的、不是胡来的,而是让自己在茫茫的世界里去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的自信。


思维转换课程


所以在2000年就开始研究教学,在法国待了半年,看到了他们这种现象,我认为这是他们另一种基础的时候,从2000年拿进修生做实验,进行了四年以后,版画系觉得可以,然后正式纳入了版画系的基础课,所以从那天开始,版画系的基础课变成素描色彩视觉思维转换。整整经历了14年,在这个当中,我能说出前面那段话是因为在这个课程当中深刻体会到它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在这当中你会感觉到,所谓基础部认为画得好的同学在这个课堂上没有优势,然后所谓画得不好的同学反而在课堂上有优势,就是对于那种特别概念的学习、特别符号性的学生来说,在这个课程上是非常吃力的,所以就不可能出现我们只是看视觉图像,然后只是看一个态度给他一个高分。那么在这个整个的教学系统当中,我每一个作业都会单独打分,然后八个课题除以一个总分才会定出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在这儿当中你会发现主动性在哪儿。哪一个学生会跟自己的家庭发生关系,为什么这个课上会哭的人很多,就是因为触动到他曾经生长的一个痛点,但是我觉得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我们的成人性格都来源于童年,那么他会把童年的悲与苦会放大,这个时候你要想让他轻松地往前进的时候,要去碰触他的触点,然后进入一个专业系统,然后用一种媒介来表达他。


有人说自我太小了,有人说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做作品很无趣,对不起,不叫作品这叫训练。当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想法,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他的技能也掌握得很好的时候,老师突然站在边上说某某某大师如何如何。对不起,你跟大师怎么比,就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他的生长点在哪里,对吧?什么叫因材施教?过去叫因材施了统一的教,那么今天的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个体,所以这个课上得非常辛苦,四十个学生可以从早上八点半一直上到下午两三点,为什么?就是你太想了解每一个个体,你太想让每一个个体从他的身上发现他曾经有的那些事情,我觉得好也好、悲也好、快乐也好,都可以置换到作品里来,都可以置换到某一个专业里来,这只是开始啊。


所以我觉得对于那些成熟的艺术家也好,对于所谓有经验的老师也好,当碰到孩子这样作品的时候,不要拿他们跟大师比,要看你的对象、看你对方的学生他在思考什么,所以这种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锻炼一个创意,不是在简单地为了学生的一个发明。


本科二年级学生作业


我很幸运从2004年开始从本科二年级到三年级进工作室,到四年级毕业创作到研究生三年,有的学生可以跟着我这么多年,然后我就可以很系统地把这种训练模式给他放在教学里头去。这个图片是二年级的学生作品,他可以跨界,他可以选择别的媒介,他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这个都不是我告诉他的,都是根据他的想法、根据他的内容、根据他喜欢的媒介和准确度选择的东西,所以这样的课程会对孩子们后来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教育模式是不管你前面练什么,最后一定要以毕业创作作为结果,然后仿佛前几年全是基础,对不起,这叫创作基础。如果创作这个词成立的话,那我认为本科教育就是创作基础教育。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本科训练是通识教育,本科训练是方法性教育,它是终身学习法的教育。如果说从小学到了高中是为了考大学的话,那么大学的教育是为你一生自学做储备的教育,所以我们中国人把本科砸得非常狠,然后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近些年才有一点点发展,所以按过去的一种说法就是博士生不如研究生,研究生不如本科生。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跟我们的文化基础、跟我们的文化教育发展历史,跟我们今天的这种关系都是产生密切关系的,这个不赘述。


本科生毕业创作


这就是到了本科毕业。那么本科毕业的时候,他们的作品会跟二年级训练当中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不是到了毕业创作才做毕业创作,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我非常注重所谓今天当代的工作方式,比如说方案也好、写作也好,思维轨迹的收录也好,不单纯都是简单的视觉图像,而是要把所有的东西它的思维轨迹跟它发生关系的事情都要有收集。这个在国外来说并不新鲜,我们经常会谈一个结果问题,我们为什么是西方模式,因为你构建不出自己的中国模式,因为你不知道他们过程是怎么构建的西方模式,对我们中国人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那么全都在基础上面,全都在今天的工作方法上面。


研究生毕业创作


如果说我们刚才谈到,所谓素描的基础是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之间的方法一定是对的,那么现代主义之后到现在的艺术和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我们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就不是简单的一张画,不是简单一个速写的问题,对吧?所以在这样的课程上,可能这些触类旁通的信息也都会融入进去到了研究生的作品,所以我比较庆幸有这么一条线索可以看到我的学生一点一点地茁壮成长,看到他们的那种自信,看到他们对待生活的那种坦然。有没有焦虑?当然有,哪有没有焦虑的人,但是他们深知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在我的学生里头,自己去教小孩的有,自己去教小学的有,自己去出版社的有,做什么你会感觉到他们好像不是那么浮躁。


所以整个的教育系统当中,还穿插一个话题就是心理话题。我一直很在乎视觉心理,我也很在乎大学生心理,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深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显现是在三年级,那么二年级开始意识到,为什么之前没有意识到?因为之前在高考有强大的压力罩住他,一年级有换了新环境的新鲜感转移它,直到熟悉了这个环境以后才反观自己的时候,在二年级的时候才看到了自己心理有问题,在三年级开始发作。所以大学生现在的心理问题不是大学生开始的,基本上从高中、初中就已经开始隐含了,当然有的过于强烈的话,可能从初中就发现了。


那么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我们今天的学生来说,触动他的心理层面,包括他心理跟图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人说他很悲惨,他的家庭很悲惨,他的生存很悲惨。对不起,当这些悲惨置换到他作品当中的时候是一种释放。所以我就会经常说,不要去怀揣着这种悲观、悲惨然后去做幸福,也不要小小的年龄去装成熟,也不要去老了装天真,这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都不自然。


关于艺术教育的书籍


所以有前面这些研究和这种说法,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看这些书,然后比如说《西方艺术教育史》,我到今天看了四遍,准备看第五遍,然后《理解课程》,号称是美国的教育圣经。那么它是跟《西方艺术教育史》是一个姊妹关系,是一个师徒关系。如果《西方艺术教育史》从古希腊开始说到七十年代的话,那么《理解课程》就是从七十年代说到了今天,那么你们在看他们教育理念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讨论的全是课程是什么。


那么看最左边这套书《哈佛教育红皮书》里,里面有三页写明了在哈佛里头,有400门选修课,他们形成了一个导师组,一年半的时间在研究我要给哈佛的大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是必修课、什么是选修课。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它有非英语文化,它有消失的宗教,它有任何我们不触及的那些东西,所以你这时候才意识到它没法不国际化。我们一谈宗教佛儒道,我们一谈女性就是女权,好像只有这点事,为什么自传可以获奥斯卡,为什么自传可以获诺贝尔,对吧。你们仔细关注这几年的透纳奖也好,还是卡塞尔文献展也好,还是威尼斯双年展也好,你们仔细去看,这些年获大奖的都是什么样的话题,你们可以回去关注一下。


所以我在美院生活和教学这么多年,我们的很多政策要么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很少有特别前瞻性,要么就是拿来主义,所以我一直都敢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是瞎子摸象式的当代艺术,然后中国的艺术教育是瞎子摸象式的那种艺术教育结构,都是听来的,都是一个人出国跟导师学完以后拿进来的,。我们的课程在哪里,我们的基础在哪里,这就是我一直要问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里头,你会看完以后深刻地感觉美国也有应试教育,美国也有这种学区房,对吧。他们也在造假,所以在整个的教育系统当中,你也知道商业如何纳入学校,然后所谓政策如何纳入学校,这个作者全都说到了,最后他说一个话题,回归教育本题思考教育吧,一切都是外来的现象。


所以我觉得,作为教师很多人问我说,你为什么还要关注教学呢?我很奇怪这个问题问的,为什么当老师不关注教学,甚至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关心中小学教育呢?,是因为刚才看到了我们所有八大院校的生源都来源于这种拷贝和复制,我觉得我们拷贝了麦当劳的生产模式,然后输出了这么多人进入美院,无论它出于什么目的,无论家长出于什么目的,无论社会出于什么目的,毕竟现实摆在这儿。面对这么多孩子,面对那么多不真爱的时候,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办,这是头疼医头的方法,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前面我说的这个,他已经进入院校了,那么对于老师你准备好了吗?你还是拿你的个人经验吗?


基本上都是靠个人经验在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画画,应该怎么理解艺术史,应该怎么理解社会,那是你个人的,你没有去发挥让学生去了解、去建构他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建构一套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建构自己的一套批判系统和批评系统。


李帆的儿子和女儿


那么反过来说,有人说你热爱教学,所以你那么投入。我不是热爱教学,我是觉得我们前面说的太多的问题怎么办,那么我只能靠我一己之力,然后通过自己的实践,然后一点点地想找到一点点的方法,那么还好。老天助我,让我在40多岁,50岁的时候得到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在艺术教育上就像小白鼠一样,让我来实验,然后在这个当中,我始终在保护着他们对绘画的乐趣,而没有教授他们任何的技术,一个八岁、一个四岁半,始终对绘画没有丧失兴趣,真的要做艺术吗?绝对不是,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说让它有一点肯定,有一点选择的自信,慢慢培养他有一种自主性,是通过美术然后慢慢灌输进去的,而非是为了让他作为一个爱好提高某一个审美,然后将来为他考艺术类院校才去选择的,如果他真爱,我绝对不反对。如果他真爱厨师,我一定送他去最好的厨师学校,那当然肯定不是开大吊车那学校了。


李帆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


从那时候开始,在幼儿园,在我儿子那个班,中班然后一直到大班,然后一年半的时间进入幼儿园,然后每个星期去两次,带着孩子一块玩,带着孩子一块画画。大班的老师接到这个班的时候说,这是第一次接到一个班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我不会画画,我不想画画的一个班,所以朝阳区教委来检查那个幼儿园的时候,就把这孩子全端出来,然后他们就很生猛地在用材料、用媒介,因为这个东西也包括咱们学校的国培啊等等,经常每年让我去做讲座,然后会认识很多地方上的老师,中小学老师他们也会让我做,于是乎就开始慢慢地接触到了所有的这种中小学的艺术现象,包括我现在在高中,然后也在带美术课程。然后我想通过一己实践想知道什么呢,美术和一个人的关系。然后,特别希望有一天这个孩子真的喜欢艺术,不是一个功利的想法,而是真地喜欢才会选择了这个。


那么大学的生源是什么呢?可能跟前面的铺垫是有关系吧,所以在大学的时候你会发现高中的问题,在高中你会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初中教育的问题,初中你会发现是小学的问题。那么我们去国外考察,我就特别想看他们的教育专业,为什么?因为教育专业里头涵盖着国家政策,涵盖着如何培养一个教师、涵盖着如何输出一个教师,然后培养孩子们的一个完整过程,所以这个就是我一直以来所以想关注、所以想倾心努力去研究的一个话题。



所以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将近有十九年了,一直在苦心、认真地研究,就像我后面写的这句话,希望自己尽微薄之力做一点对人的培养和人才输出有方法、有目的、有方向的事。谢谢大家!


注:所有言论均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文字内容、图片致谢主讲人

编辑、整理/艺讯网 


《洞见ART》系列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感谢您的合作理解!


 往期回顾 


洞见ART 第7集丨  陶磊:“重返自然”

 建筑的意义,应该就是建筑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洞见ART 第6集丨“大收藏家冯梦波” 

比如说奥特曼大家都熟,但是你没有看到奥特曼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也不知道他是上班族也要伺候老板,下班以后陪老板喝酒这些很私人的生活。

洞见ART 第5集丨王华祥:我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

无数的人宣判绘画已经死亡, 一百年都宣判过很多回,但是绘画没有死去,这是为什么?


《洞见ART 》是一档专注于艺术类思想传播与知识分享的视频栏目,第一季我们邀请了十一位观点、知识、趣味兼具的思想者或探索者,分享他们独特的思想、经验和成果。这些来自各个领域的卓越演讲者将带领我们从惯性思维中挣脱出来,去认识世界的本质、艺术的核心、思考的乐趣 。


有价值的思想传播与知识分享,带来专业独到的见解、独辟蹊径的视角,它们重塑我们的思维,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我们相信,每一场演讲激发的都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思想火花。


 第一季每周一集陆续播放,敬请期待!

《洞见ART》

 透过屏幕,预见未来,洞见真理。

 每个人都是“洞见者”!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出品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福利邻群。

后台输入“洞见”获取全集!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滑动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